城下之盟
chéng xià zhī méng
城下之盟的意思
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。
城下之盟成语出处
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桓公十二年》:“大败之,为城下之盟而还。”
城下之盟的用法
【感情色彩】:城下之盟是褒义词
【成语语法】: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政治与军事方面
【成语示例】:国有已困之形,人有不困之志。君民效死,与城俱碎,岂肯为
城下之盟哉。(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十五回)
【常用程度】:常用
城下之盟的近/反义词
【近义词】:身不由己、不由自主
【反义词】:自食其力、自强自力
城下之盟的其它说明
【成语结构】:偏正式
【成语字数】:四字成语
【成语年代】:古代
【英文翻译】:a treaty concluded with the enemy who have reached the city wall; terms accepted under duress; a humiliating treaty made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enemys troops surrounding the city; terms for surrender
城下之盟的故事
楚国攻打宋国(在今河南商丘县)的时候,宋国国都被楚军重重包围。城里的宋国人无粮无柴,很是恐慌。于是派华元趁黑夜悄悄潜入楚军主将子反的营帐,用强硬的口气对子反说:“我们的国君叫我明白告诉你:我们已经到了粮空柴尽的地步了。但是,你们如果以为趁此可以逼迫我们订立‘城下之盟’,把我们置于死地,那是绝对办不到的!”子反见华元这么厉害,当即答应撤军,平等谈判,友好结盟。
相关汉字的解释
城 下 之 盟
城下之盟相关成语
第一个字是城的成语、
第二个字是下的成语、
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、
第四个字是盟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