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万库 > 成语大全 > 关于功名的成语
 

成语:功名(与"功名"有关的成语)

成语中含有“功名”的成语

关于功名的成语

[郄诜丹桂]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,自视为“桂林之一枝,昆山之片玉”。见《晋书·郄诜传》。后因以“郄诜丹桂”喻科举及第,获得功名。
[白恰青衫]白恰:尖顶无檐的白布帽;青衫:青色袍衫。指没有取得功名的士人
[拜相封侯]拜: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名义或官职。任命为宰相,封为列侯。形容成就功名,官至极品
[被绣之牺]被:通“披”;牺:祭祀用的牲畜。披着锦绣的牲牛。比喻求得功名利禄而不能全余生的人
[及第成名]及第:科举时代考试中选。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。
[身在林泉,心怀魏阙]旧指解除官职的人,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。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。同“身在江湖,心存魏阙”。
[双桂联芳]比喻兄弟二人俱获功名。
[谈笑封侯]说笑之间就封了侯爵。旧时形容获得功名十分容易。
[功名蹭蹬]功名:指科举考中做官;蹭蹬:失势难进的样子。指应试屡遭挫折
[才广妨身]妨:妨害。自恃才能广博,有时反而害了自己。元·周文质《斗鹌鹑·自悟》套曲:“看了些英雄休争闲气,为功名将命亏……常言道才广妨身,官高害已。”
[十年窗下]科举时代,读书人要取得功名,终年埋头在书本里。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。
[砥行立名]磨砺德行,建树功名。
[永垂竹帛]竹帛:竹简和绢,古时用来写字,因借指典籍。指人的姓名、事迹、功名记载于史书上,永远传于后世。
[郤诜丹桂]比喻科举及第,获得功名。
[邀功希宠]求取功名和宠信。
[一代宗臣]《汉书·萧何曹参传赞》:“淮阴黥布等已灭,唯何参擅功名,位冠群臣,声施后世,为一代之宗臣。”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。亦作“一代鼎臣”。《南史·丘灵鞠传》:“公为一代鼎臣,不可复为覆餗sù。”
[白丁俗客]白丁:没有功名的平民。泛指粗俗之辈。
[身在江湖,心悬魏阙]魏阙:古代宫门外高大的建筑,用作朝廷的代称。旧指解除官职的人,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。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。
[白衣秀士]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。
[传圭袭组]谓取得功名。圭,古代帝王、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;组,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,转指官印。
[百尺竿头]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。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,或学问、事业有很高的成就
[卖剑买琴]指没有功名意识,志在归隐
[富贵利达]犹言功名利禄。
[计功谋利]计较功名,谋求私利。
[白发青衫]青衫:无功名者的服饰。谓年老而功名未就。
[白袷蓝衫]旧时士人的服装。亦借指尚未取得功名的士人。
[白帢青衫]旧时士人的服装。亦借指尚未取得功名的士人。同“白袷蓝衫”。
[餐腥啄腐]比喻追求功名利禄。
© 2024 qianwanku.com 千万库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