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
谇帚德锄]汉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商君遗礼义,弃仁恩,并心于进取,行之二岁,秦俗日败。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,家贫子壮则出赘。借父耰锄,虑有德色;母取箕帚,立而谇语。”后以“谇帚德锄”形容风俗败坏,不仁爱。
[
及锋一试]及:趁着;锋:锋利。趁锋利的时候用它。比喻乘可行之机而行事
[
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]说话没有文采,就传播不远。亦作“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”、“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”。
[
流年不利]流年:旧时算命看相的人称一年中所行之“运”;利:吉利。指人长年里处于不吉利的状态。谓时运不佳。
[
雕虎焦原]《尸子》:“中黄伯曰: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。”又:“莒国有石焦原者,广寻,长五十步,临百仞之溪,莒国莫敢近也。有以勇见莒子者,独却行剂踵焉。”后以“雕虎焦原”谓壮士履险。
[
言而无文,行之不远]文章没有文采,就不能流传很远。同“言之无文,行之不远”。
[
乐行忧违]谓所乐的事就去做,所忧的事则避开。语本《易·干》:“乐则行之,忧则违之。”
[
揆文奋武]施行文教,振奋武事。语本《书·禹贡》:“五百里绥服;三百里揆文教;二百里奋武卫。”孔传:“揆,度也。度王者文教而行之。”
[
从风而靡]①谓如风之吹草,草随风倾倒。比喻强弱悬殊,弱者不堪一击,即告瓦解。②谓如风之吹草,草随风倾倒。比喻仿效、风行之迅速。